赏石艺术的创作过程
赏石艺术的创作过程
原文由宝藏杂志提供:
连结原文
艺术门类多样,风格各异,但从总体看,艺术创作的过程大致有体验、构思和传达这三个阶段。赏石艺术的创作也是如此,但又有自身的特点。
一、体验——审“石”度势,感受自然美
赏石艺术创作的体验,是对观赏石自然美的发现与感受。赏石艺术的创作者要审“石”度势,寻求最佳的观赏角度和观赏面,并做出初步的审美判断。
比如,从某个观赏角度看出了“马”的动态,有了“飞马”的知觉认识和关於“飞马”的创作冲动,这时原石的自然形象就转变成审美表像。
艺术品都是以生动的形象感人的。赏石艺术品的审美形象由观赏石、台座、配件、陈设环境等构成,在赏石艺术的创作中观赏石本身的形象生动是基础。
回头鹿| 草花玛瑙
如意锦囊| 沙漠漆
二、构思——立意命题,激发艺术美
立意命题是赏石艺术创作的第二步。构思是创作者在观赏石自然美的激发下,通过联想和想像,在情感的驱动下,达到人石相融、情景合一的意境状态,创造石体形象中原本没有的感性形象。
在构思阶段,立意命题与审“石”度势常常是交替、反复进行的。就是说,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面的确定与构思经常是在选择中取舍的。
艺术的魅力在於创新,尤其在於独创性。赏石艺术的独创性既在於审“石”度势时的独特视角,也在於立意命题时的别开生面。
万年之约| 右江石
秋色赋| 三峡清江石
沙漠中盛开的玫瑰| 风淩石
三、传达——配座赋文,物化艺术美
构思所获得的审美意象最终要以艺术作品传达给公众。由於艺术作品受物化材料、使用工具和技巧的影响,艺术品与构思时的审美意象并不完全一致。
在传达这个阶段,赏石艺术与通常的艺术不一样。比如绘画作品是以墨和水的配合以纸为物质载体创造的,实物并不存在於画幅之中。赏石艺术则不然,观赏石的自然美作为赏石艺术品中最主要的外在形式,不仅存在于赏石艺术创作的体验、构思过程之中,而且作为最主要的物化形态存在于赏石艺术品的构成之中。
这时艺术构思的审美意象通过石体、台座、配件、陈设环境和命题、赋文、演示等艺术语言,以直观的形式——艺术作品表现,传达给公众。赏石艺术品也不再是原石那种自然存在的无意味的形式,而成为寄托创作者理想、观念、情感、趣味,承载创作者才智、能力、技巧的一种艺术形式。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乌江石
敦煌史话| 大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