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金龍
1962年生於臺北
中國商業聯合會珠寶首飾委員會翡翠研究會會長
香港玉器商會名譽會長
臺灣著名的玉雕大師葉金龍先生,素有“中華鏤空第一人”之稱;從事玉雕工作30多年,善於用建築力學的表現手法,展現出巧奪天工的雕刻技藝;通過對弱小生物的詮釋,來強調對生命的尊重;對藝術執著地追求,讓他的作品體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其作品曾獲天工獎金獎、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杭州西湖博覽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獎金獎、國際藝術博覽會金獎。作為中國玉雕翹楚,葉大師纖細柔美的風格,響譽國際名滿海內,歷屆嘉德、保利、蘇富比拍賣會,李嘉誠、何鴻燊等名人座上客。
淵源
在生活的奇巧安排下,我曾經有過近十年打坐(甚至可叫做出家)的經驗。那些停下來的日子,成為我內在人生真正的生長期。我亦是從那時起,開始學習順從真正的心跡,尋找人生真實的意義、“我”的價值、及自在的奧秘。
隨著對佛法認知的深入,我越來越明確地觀感到,真正的佛法,並非是要所有人定在原地或遁入山林(避開嘈雜紛擾的外在環境,只是修行之初進行內省的一種可行手段),它的玄妙,恰恰在於,它是帶領你在世俗生活的處處羈絆裡,完成心智解脫;是在過錯的前提下修正行為,以達正知正行;是用愛眾生的方式,實現愛自己;是以食五穀雜糧、具七情六欲之肉身,向內證取動心忍性、大徹大悟之自在法身。
佛法不是要把自己與世隔絕起來,而是與眾生緊密聯繫起來,成為一體。佛法所弘揚的,決不是遁世獨處、棄家庭棄人世棄眾生於不顧,而是愛人愛己、利人利己的普世原則——只不過再要配合隨緣的法則。於是我開始等待一種適合自己的、同世界發生關聯的修行方式。
我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語言。忠實於我所要傳遞的大愛、克己思想,我於題材的擇選上,除了雕刻一些佛像之外,基本聚焦於花草蟲魚。在我看來,目前社會中,沒有比花草蟲魚,更能直觀表達人與自然之間親密、和諧關係的題材了。
花草蟲魚能夠向我們訴說什麼呢?如果自身是“我”,那麼花草蟲魚便是與“我”相對的周遭。儒家講求“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意思是說,倘若有不遂心之事,從自身尋找原因——你怎樣對周遭,這作用力便怎樣回敬於你。這也與佛法相應——周遭便是自身的映射。這不是所謂哲學,也不是所謂修養,而是真實不虛的科學。
只要有作用力,同時便必然會產生反作用力。譬如拳擊。你在擊打對手的同時,同樣的力道,其實也反擊到自身,至於倒下或是不倒下,那只是身體承受能力所造成不同感受的幻象而已,真相是,你的作為,作用於你自己。你就是你的因,你就是你的果。即便是最忠誠的唯物主義信徒,此刻也無法否認這早被科學實驗證實的理論。
只有真正認識到這一點,人類或許才能對自己的行為,略微地施加一點約束力,不再于天地自然間,對人類、對其他生命體、對環境、對資源,恣意妄為、毫無節制。
這樣,所謂的和諧社會,才能真正被建立起來,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而不是只存在于柏拉圖的理想國;這樣,環境保護才能成為一句真實不虛的被貫徹之言,而不是哥倫比亞氣候大會上的一番激烈空談;這樣,地球資源才不會被過度耗費,才會迴圈不息,大家就不用花20億歐元,去搶一張諾亞方舟的船票或是一本移民太空的Passport,因為人類在地球就可以繁衍不息……這樣,一切都會自然、井然有序、以及美好。
而於材質的選擇方面,我選擇翡翠。翡翠最引誘我的地方,是它或濃重、或輕巧的綠色。看到綠色,不僅能令我想起自幼便熟稔的家鄉的畝田,亦能讓我關聯起和平、環保、安全、安定、生機這樣的詞彙。這樣一種天地賜予的珍寶,在我的手中,能夠很自然地,便與我所秉持的親愛自然、友愛生命、保護環境等觀念,劃出連線。
另外,翡翠亦是中華玉種中,惟一被國際標準認可的寶石。我如果想要以中華玉石,來傳達一種普世的價值,似乎也是沒有比翡翠更優的選擇吧。於是,我的翡翠心路,自然而然便開始了。
榮譽
1998年 出版《臺灣本土玉石賞析》
2000年 出版《臺灣玉石雕刻入門》
2004年 出版《天心禮贊》
翡翠鑒賞課程:
2009年
10月21日中日藝術與手工藝作品藝術交流展,發表“守望民族傳統,立足創新發展”演說
11月12日北京京城會所做翡翠鑒賞課程
11月27日於北京麗都會所做翡翠鑒賞課程
12月14日於北京金錢豹會所做翡翠鑒賞課程
2010年
4月2日于北京招商銀行做翡翠鑒賞課程
5月于北京招商銀行做鑒賞課程
9月18日於廈門農業銀行做翡翠鑒賞課程
9月17日于廈門大學EMBA做翡翠研究學術演講
10月12日廣州中山大學嶺南珠寶學院本科生與博士研究生做翡翠研究學術演講
2012年
7月中國銀行福建閩侯荔園培訓中心黨校研修班翡翠專題,獲邀擔任專家演講
2013年
6月興業銀行長春支行翡翠鑒賞演講
節目專家點評
2004年 內地《中國寶石》雜誌第四期做報導(與玉雕大師談中國玉石創作)
2005年
6月《臺灣珠寶世界》雜誌做報導
6月廣西電視臺“時尚中國”節目採訪
6月廣西電臺“城市之聲”節目採訪
9月份第10期《香港盛世》雜誌,神州專題玉器市場欄目作個人作品介紹
2006年
4月12日應邀至CCTV-2藝術品投資古玩造假大揭密-玉石篇做欄目專家
8月14日15日16日應邀至CCTV-10百科探秘-賭石之謎慧眼識翠玉翠之篇做專家欄目點評
2007年
10月應邀至BTV-7周周好生活欄目之“玉石之美”做欄目專家點評
10月應邀至昆明電視臺“金玉滿堂”欄目做欄目專家點評
2008年 應邀至廈門電視臺做“北京訪談”
2011年 上海海派玉雕協會《神功獎》獲邀擔任評委點評
中央電視臺4套天涯共此時翡翠專題,擔任專家點評
2012年
5月26日,中央電視臺10套探索發現欄目,非物質文化選題《玉翠驚奇》,演繹葉金龍一生藝術創 作歷程
7月,中央電視臺4套天涯共此時《精雕細刻》擔任專家點評
拍賣
2005年 如意珍寶“花之戀”作品(1985號拍品)於香港佳士得秋季珠寶拍賣會成功拍出
2006年 如意珍寶“蝶戀花”(2429號拍品)“觀自在”(2430號拍品)於香港佳士得春拍成功拍出
如意珍寶“陶醉”(2037號拍品)於北京嘉德秋拍成功拍出
如意珍寶“花開富貴”(2758號拍品)、“觀自在”(2760號拍品)於香港佳士得秋拍成功拍 出
2007年 如意珍寶“觀自在”(2053號拍品)、“花之戀”(2054號拍品)於香港佳士得春拍成功拍出
2008年 香港蘇富比春拍“四季如春”、“豐收”作品系由如意珍寶提供
嘉德春拍“節節高升”作品系由如意珍寶提供,拍品成功拍出
“五子戲尼勒”(1828號拍品)于香港蘇富比秋拍成功拍出
2009年 “現當代雕刻藝術”《迎春》(2624號拍品)於中國嘉德春拍成功拍出
2010年 天工神作“現當代工藝美術精品”《如意花開》(3355號拍品)於中國嘉德春拍成功拍出
《甜蜜時光》(0599號拍品)於上海西泠印社春拍成功拍出
2011年 天工神作“現當代工藝美術精品”《大福報》(2476號拍品)於中國嘉德春拍成功拍出
展覽
2001年
11月于臺灣國立國父紀念館翠享藝廊舉辦個人作品展
2002年
4月於臺灣屏東市立文化局第一展覽館舉辦個人作品展
6月于臺灣苗栗文化局山月軒舉辦個人作品展
10月於臺灣茶葉博物館冬季主題展推出雨水雙歡雙人展
2003年
元月於臺灣新竹市立文化局竹軒舉辦個人作品展
2005年
10月於北京市北京飯店文物長廊舉辦內地個人首屆作品發表展
5月15日至11月15日於上海老廟黃金得玉樓作個人珍品展
2006年
10月20日於香港中藝作個人珍品展
12月1日雲南泰麗宮坐個人珍品展
2012年 北京國家博物館文化之旅主題展飛“翡翠的故事”應邀展出
2013年 入選湯惠民著《行家這樣買翡翠》欄目嘉賓
入選中國郵政《凝聚正能量推動新發展》主題郵冊
2004年 如意珍寶之《舞動青春》作品獲天工獎銀獎
2005年 如意珍寶之《無盡的愛》作品榮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金銀珠寶玉器組金獎
如意珍寶之《蝶戀花》作品榮獲輕工部百花獎銀獎
如意珍寶之《無悔的幸福》作品榮獲天工獎銀獎
如意珍寶之《獨佔鰲頭》作品獲四會市玉器博覽會金獎
2006年 第13屆國際藝術博覽會如意珍寶以《蝶戀花》作品榮獲金銀玉器組金獎
第13屆國際藝術博覽會如意珍寶以《觀自在》作品榮獲金銀玉器組金獎
2007年
12月 上海玉雕“神功獎” 如意珍寶以《蒼蘭迎客》作品獲金獎
上海玉雕“神功獎” 如意珍寶以《蝶舞花香》作品獲最佳工藝獎
2008年
1月北京首屆國際“東方金玉杯”玉石雕刻大賽如意珍寶以《雙贏》作品榮獲銀獎
媒體報導連結:每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