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定位點

賞石文化重在賞!

更新日期:2022-12-12
960
發行單位
寶藏雜誌
作者
尹君
分類
學術研究
內容

原創 尹君 寶藏雜誌 2022-12-07 發表於北京

寶藏原文

 

賞石文化重在賞。離開賞,觀賞石便難稱其為觀賞石,圍繞觀賞石的活動也就不屬於文化的範疇。賞,是賞石文化的核心和關鍵。

1

猴王 | 靈璧石

 

從文化的概念出發,我們來審視觀賞石,無論象形石,還是畫面石,都是天地作合,自然生成,非人類“所創造的”,顯然不具備文化的屬性。觀賞石和由此產生的石界活動,要納入文化的範疇,就必須經歷人的“創造”的過程,即“人類自然”的過程。

2

蓮蓬 | 沙漠漆
 

這個過程就是通過“賞”來完成的。人們通過對石品鑒和研賞,使石的自然美轉換成能給人帶來愉悅的藝術美。藝術是“人類的情感和想像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辭海》),對觀賞石的研賞就是人類以情感和想像去叩問、審視、品讀觀賞石的一種特殊方式。從美學的觀點看,是審美主體(研賞者)和審美客體(觀賞石)的對接和互動,是物像與心像、物境與心境的融合。只有在這個時候,觀賞石才具備藝術品的特徵。

3

梳羽 | 大化石
 

美學大家李澤厚講:“藝術品必須有人工製作的物質載體,從創作說,藝術家必須將藝術想像中的幻想世界,確定在一定的客觀物質條件(作為繪畫的畫布、作為小說的文稿、作為建築的木石等)成為物態化的東西,也只有在這物態化的過程中,這個幻想世界才能在不斷的現實的修改變更中真正獲得實現,而成為藝術品。”“如果說,物質載體(藝術產品、審美手段)是必要條件,那麼,主體素養(審美體驗)便是在某種限定意義上的充分條件而藝術作品作為審美物件,便是這二者的統一交會”(《美學四講》)。

4

荷包肉 | 沙漠漆
 

由於觀賞石本身具有自然美的特殊性,已不僅僅是藝術品的一種“物質載體”,而是一種石之形象神韻與人之思維情感相共鳴交會的天然藝術品。

綜上所述,觀賞石只有通過“賞”這一中心環節,才能成為天然藝術品,也才具有文化的屬性,賞石活動才能進入文化領域,成為賞石文化。

5

春鸚鬧梅 | 藏玉
 

這種現象不僅賞石文化所獨有,如自然界的山山水水風景,在未被人類發現和利用之前,也是以一種自然美的形態而存在,而一旦被作為旅遊資源開發利用,供人觀賞遊玩,便成為旅遊文化的一部分。

正因為如此,有人把賞石文化稱作“接受”文化,把賞石藝術稱作“發現”藝術,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離開“賞”這一人類對觀賞石之美的接受、發現和創造,觀賞石便淪為市場上的一種商品、家庭中的一種擺設,使觀賞石蘊含的藝術價值和人文資訊大大減少。當觀賞石被視為一種天然藝術品時,對觀賞石的欣賞就要遵循藝術欣賞的一般規律。

6

藏羚羊 | 黃龍玉

 

美學大師王朝聞在他的賞石名著《石道因緣》中說得好:“藝術品和觀賞石雖屬人工和天工大不相同的兩種物件,但它們的美醜特徵對觀賞者的感知卻是一致的。”

但由於觀賞石之美畢竟是天然生成,而非人力所為,相比藝術品又有其特殊性,所以,欣賞觀賞石又不能完全等同於藝術品的欣賞。

如何欣賞觀賞石,是一個既新鮮又複雜的問題,至今沒有一個完整的、科學的、系統的理論做指導,只能在賞石的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完善。

李澤厚在說到藝術品的構成時,有3個層面之說,即形式層、形象層和意味層。“形式層和形象層大體相當於美感中的感知和情欲”。“至於意味層,更不能獨立存在,它就存在形式感知層和形象情欲層裡面又超越它們”(《美學四講》)。

7

晴彩一目 | 右江石


在賞石界,也有學者把賞石過程歸納為“三境”之說,即物境、情境和心境。這些理念對研賞觀賞石都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作用。王朝聞的《石道因緣》更是一部中國石界彌足珍貴的賞石文化專著,其理論性、實用性至今無人超越。

從筆者多年玩石的實踐看,賞石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形式到內容,由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是一個由自然美,到藝術美,再到自然美、藝術美與人性美相融合的昇華過程。
8

小金山壺 | 大化石
 

具體講,面對一塊觀賞石,首先要做的便是形式層面的求真求美感知。同為觀賞石,但它們的質地、體積、重量、聲音、顏色、硬度、光滑度及成像,存在著千差萬別,石體是否完整、石質是否精良、石色是否明麗、石紋是否自然、石表是否溫潤,乃至石音悅耳,都是不可忽視的觀察之點。至於石之具象,無論象形石,還是畫面石,其成像都有個是否逼真、是否生動、是否集中的問題。

如何在亂象叢生中,選出一塊質優形美的好石頭,最終要靠玩石者的眼力,眼力即玩賞者的學養、經驗和技巧。

其次,要進入形象層的分析和解讀。所謂形象即指石上之人物、動物和姿態、行為、動作,山水風景石的景觀結構、佈局、特徵。如果說,在形式層審視觀賞石重在看其成像是什麼、像什麼,那麼在形象層,就要看其成像在表現什麼,說明什麼,其中蘊含著哪些藝術趣味和人文資訊。

它們構成觀賞石作為一件天然藝術品的題材、主題或立意,是最牽動人情思湧動的關鍵,是賞石過程中最饒有興味的一個環節。

9

海霸 | 摩爾石

 

作為天然藝術品的觀賞石與藝術品有許多相似之處,從總體看,觀賞石中的象形石,其藝術特徵更接近於藝術品中的雕塑藝術;觀賞石中的畫面石更具繪畫藝術的特徵。

但無論雕塑還是繪畫,在藝術上都是追求“雖由人作,宛如天工”的藝術境界,而觀賞石恰恰相反,其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雖自天工、宛如人作”。我們在欣賞觀賞石時,不能不注意到這個根本區別。

10

歡聚一堂 | 大灣石

 

最後,就是要力求進入意味層的挖掘,也就是賞石從物境、曆情境,進入心境階段。什麼是意味?意味層的意味,就是超越情欲形象和感知認識的人生品味,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便來自“天人合一”的感受和悟性。

也就是說,通過物境階段對觀賞石的感性認知,再通過情境階段對觀賞石的情感融會和思維解讀,而獲得的人生啟迪,從而使賞石超越感知、想像和情欲,而進入某種對人生、對宇宙的某種體驗的精神境界。

10

金獅獻瑞 | 古陶石

 

這是賞石的最高境界,是無法用語言能講清楚的,也不是對每塊觀賞石都要強求的。其實,對大多數觀賞石和大多數觀賞者而言,賞石能進入形象層的分析和解讀就已經很不錯了。

一石一世界。觀賞石世界是一個千姿百態、千變萬化、五彩繽紛、琳琅滿目的天然藝術世界,賞石過程也必然是一個紛繁複雜、意象萬千、因人而異的審美過程,既無定式,也無定法,只能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摸索。

12

秋色連波 | 彩陶石

 

筆者所言,也是在親歷玩石過程中,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點滴體會,粗淺和紕漏在所難免。

筆者寫此短文,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強調賞石文化重在賞,克服當前石界普遍存在的重錢,不重賞;重經濟,輕文化;重市場,輕研討的傾向。通過賞石文化的普及,深入推動賞石產業的發展,避免以賞石產業代替賞石文化。

13

心海 | 彩陶石

 

相關照片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2
  • 13
  • 10
返回頁面頂端